7月1日,二七区城市管理局首批35台新能源环卫车交付投用,推动环卫作业迈向“零碳运营”,标志着该区向全面绿色化、低碳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次车辆更新,是二七区积极落实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具体行动。该方案明确支持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设备更新,鼓励推广新能源、智能化设备。二七区紧扣政策导向,将环卫车辆及中转压缩设备更新纳入年度重点工程,并通过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一次性购置了覆盖多场景作业需求的35台新能源环卫车,为城市环境治理注入绿色新动能。

“本次设备更新不仅是‘政策账’,更是‘民生账’‘生态账’。”二七区城管局基建科科长秦宏魁表示,“新能源环卫车的投入使用,将推动二七区环卫作业从‘燃油时代’向‘零碳时代’跨越,为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城区提供更优质的生态支撑。”

此次投用的35台新能源环卫车均为纯电动驱动,涵盖洗扫车、雾炮车、高压清洗车、压缩式垃圾车等主力车型,单车续航里程达280~350公里,可满足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全场景作业需求。相较传统燃油车,其优势全方位显现:在环保方面,车辆彻底告别尾气污染,实现作业过程“零碳排放”,本次更换的35台新能源车辆年节油约42万升,相当于植树造林100亩;在经济性上,得益于电费成本仅为燃油成本的1/3,35台车辆年节约成本超120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出色的噪声控制,作业噪声污染降低60%以上,有效解决了清晨作业扰民问题;同时,智能化水平同样突出,车辆配备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北斗定位实时追踪作业轨迹,自动监测能耗、清扫面积等数据,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远程调度、查看作业质量,故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作业效率提升40%。

新能源环卫车的投用是二七区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据悉,区城管局计划在今年内再新增31台新能源环卫车,逐步淘汰剩余燃油车辆,最终实现全区环卫车辆100%新能源化。同时,将同步升级“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引入AI识别技术,自动分析路面洁净度、垃圾清运频次等数据,动态优化作业路线,推动管理模式由“人找活儿”向“活儿找人”转变。

此外,二七区正推动新能源环卫车与智能垃圾分类箱、末端处理设施无缝衔接,构建“分类投放—密闭运输—绿色处理”的全链条闭环体系,助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实现。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通讯员 刘武军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