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韩寺镇,万亩早熟大蒜进入集中采收期,田间地头,来自周边省市的千余名务工人员正抢抓农时,助力“蒜乡”丰收。面对短期激增的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需求,中牟新区韩寺镇迅速行动,通过开放公共空间、强化服务保障等举措,为务工人员筑起“临时家园”,确保生产生活两不误。
多方联动开辟“夜间港湾”
韩寺镇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大蒜产区,每年5月吸引大批务工人员参与采收。今年,镇内务工人员数量较往年增长近三成,部分人员一度面临“住宿难”问题。为此,镇政府统筹协调各村委,紧急开放村委大院、闲置校舍等公共场所,配备简易床铺、被褥及洗漱设施,并设置统一标识指引。目前,全镇已启用12处临时安置点,可容纳800余人夜间休息。“以前收工后得赶去县城找住处,现在村里有了落脚点,既省钱又安全。”来自周口的务工人员李大姐感慨道。
暖心服务提升务工体验
为保障安置点有序运转,韩寺镇组建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服务专班,每日开展场所消杀、物资补给及秩序维护。各安置点实行“实名登记+分区管理”,并配备急救药箱、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针对夜间安全问题,镇派出所增派巡逻警力,重点排查安置点周边治安隐患。
长效管理护航“蒜乡”发展
“务工人员是大蒜丰收的重要力量,保障他们的基本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韩寺镇党委书记王坤表示,未来将建立季节性务工人员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动态摸排用工需求、提前规划安置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实现“精准对接、快速响应”。目前,镇人社部门已启动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宣传周活动,同步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劳资纠纷、工伤维权等问题。
从繁星下的露天宿营到整洁安全的临时居所,韩寺镇用务实举措诠释了“民生温度”。这一暖心实践不仅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更擦亮了“蒜乡”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杜志森 徐少杰
统筹:曹杰
编辑: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