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柳处,诗韵绕荥阳。4月26日上午,豫龙街道宁山社区在荥阳市李商隐公园锦瑟广场举办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社区志愿者、社区党员、社区青少年等60余人身着汉服,以沉浸式文化体验架起古今对话桥梁,在唐风宋韵中探寻诗魂,在红色传承中淬炼党性。

唐风雅韵启新章,诗心映照赤子情

锦瑟广场晨光初绽,少年们身着青衫襦裙,在卷轴长卷上以朱砂印章签到。随着古琴声起,30名孩童以《唐韵童趣》舞姿拉开序幕,水袖翻飞间重现"身无彩凤双飞翼"的意境,恍若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

“春蚕到死丝方尽,岂止儿女情长?”先锋课堂讲师的现场解析《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的警世之语,揭示李商隐诗作中深藏的家国抱负。

寓教于乐传薪火,古今对话见初心

在最富创意的“时空信箱”环节,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商隐爷爷,您知道现在的荥阳有多美吗?”党员代表则以《新时代致义山书》回应:“您笔下的巴山夜雨,已化作万家灯火;那未曾寄达的归期,正由我们续写华章。”当少先队员身着唐装诵读“何当共剪西窗烛”时,千年诗句与红色基因在春日的天空交织回响。

场地另一侧的投壶箭簇破空声里藏着诗词接龙,捶丸滚动间带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佳句。传统游艺与现代教育的创新融合,让文化传承变得鲜活可触。一位连过三关的小朋友拿起定制款的李商隐胸针骄傲地说:“这比背书可生动多了,诗中的家国情怀也在心中打上更清晰印记。”

朱砂一点启童智,春雨万思润新苗

在特别设计的“诗语启智”环节中,党员们为孩子们点染朱砂,将《无题》《夜雨寄北》等诗卡装入信封,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就此播撒。社区青年党员与辖区的青少年朋友以书会友,通过书籍共读、情景讲述、互动问答等形式,分享英雄人物邱少云用生命写下红色篇章的事迹,革命烈士用信仰构筑精神堤坝,在孩子们心间激起层层涟漪。

活动尾声,豫龙街道办以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作喻寄语:“党员当如劲草扎根文化厚土,让‘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据悉,该活动系“豫见”先锋党建品牌系列实践之一,未来宁山社区将通过建立“少年红色宣讲团”、开设“诗词微党课”等形式,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党性教育融合新路径。

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董雪蕾 文/图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