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半坡、北首岭,河南仰韶村、庙底沟、双槐树,山西西阴,甘肃大地湾……这些,都是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它们,被考古学家喻为史前文化仰韶时代的满天星斗。近日,来自以上17个仰韶文化遗址保护地的考古专家,齐聚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就仰韶文化遗址如何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献计献策,并达成广泛共识。
2024年10月,仰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联盟成立。联盟旨在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提升仰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此次在仰韶文化发现地、命名地三门峡市渑池县举办的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研讨会,正是联盟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为联合申遗出点子、献良策。
“仰韶文化遗址众多,全国数量超过10000处,分布地域广大,涵盖10余省份,是中华文明的主干性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时期更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在致辞中说。
“2020年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相关单位启动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极大丰富和深化了对仰韶村遗址聚落面貌、文化内涵、重要价值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加强文物保护、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还将极大促进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有力推动仰韶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创新,全面增强仰韶文化的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河南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大项目部文明探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世伟说。
与会专家认为,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历史的敬重、对未来的担当。大家相信,在各个遗址区的共同努力下,仰韶文化定能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 光明日报 记者 王胜昔)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