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野菜鲜嫩的时节,不少人喜欢尝鲜。然而,河南省人民医院北院区近期接诊的多例患者却因野菜引发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给热衷“野味”的食客们敲响了警钟。
案例一:一盘野菜下肚,10分钟后面临窒息危险
刘女士在朋友推荐下,精心烹饪了一盘“蒸构棒槌”,不料吃完不到10分钟,便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并迅速蔓延至大片红斑和风团。硬撑到下午症状加重后,她才紧急就医。
“有没有呼吸困难?”接诊的皮肤科主治医师薛晨红敏锐追问。“有!感觉喘不上气!”经诊断,刘女士因野菜过敏引发喉头水肿,随时可能窒息。薛晨红立即实施抢救,并提醒:“这类过敏无法自愈,一旦出现呼吸不畅,必须立即就医,严重者会休克甚至致命。”
案例二:野菜敷膝盖治疼痛?七旬老人双腿溃烂流脓
另一位七旬老人听信偏方,将野菜捣碎外敷治疗膝关节炎,结果导致双膝皮肤严重过敏,溃烂流脓。主治医师龚海波表示:“患者来院时已大面积感染,经多日治疗才控制病情。”
医生警示:野菜过敏高发,这些风险要警惕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禹卉千指出,春季野菜过敏病例激增,除常见皮疹外,还需警惕两类危险情况:
1. 植物日光性皮炎:食用荠菜、马齿苋等光敏性野菜后暴晒,可致皮肤红肿、血疱,甚至坏死,“曾有患者双手肿成黑紫色‘面包’”。
2. 过敏性休克:部分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低血压,需ICU抢救。
紧急提醒:四类人群务必远离野菜
1. 过敏体质者:避免食用或外敷野菜;
2. 尝鲜人群:首次尝试构棒槌等野菜后,若出现瘙痒、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3. 户外活动者:食用光敏性野菜后需严格防晒;
4. 肠胃敏感者:恶心、腹泻可能是过敏信号,勿误当食物中毒延误治疗。
(正观新闻记者 邢进 通讯员 梁雅琼)
编辑:宋雨馨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