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林功夫、品千年非遗、赏独特民俗……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元宵节,河南省登封市宽阔畅达的少林大道上,少林功夫、舞龙、舞狮、闹阁、盘鼓等群众文化表演活动及各类非遗展示轮番上演,精彩炫目。同时,春节、元宵节期间,各大景区内的演艺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展示的非遗产品璀璨登场……为群众、游客奉献连续不断、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共奏祥和喜庆的新春序曲。
表演就是传承
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现有18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世界级1个(二十四节气)、国家级2个(少林功夫、登封窑)、省级20个(大禹神话传说、许由传说、登封闹阁、嵩山木版年画、独脚舞、嵩山宝剑、中岳庙会、八段锦等)、郑州市级45个(登封烧饼、郑氏芝麻糖等)。
为庆祝“首个非遗版春节”,登封市围绕非遗保护传承这一文化使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涵盖“浓浓年味映民俗”“百姓联欢贺新年”“欢乐文旅庆新春”“文化惠民暖人心”4个方面13项主题活动,包括新春非遗集市、惠民文艺演出、非遗体验展示、送戏下乡、吉祥灯饰展、“赏年画•过大年”“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打造新春文化大联欢,让市民与游客深度领略中岳大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度过一个热闹愉快的传统佳节。
“每年元宵节前,我们这里都会有舞龙、舞狮等非遗展演活动,群众呼声很高,节目也好看得很!”2月10日上午,在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广场,舞龙、舞狮、盘鼓、旱船等民间文艺同台演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观星台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核心景区、二十四节气的核心发源地之一。群众王新民边变换表演动作边自豪地对记者说:“表演就是传承!新的一年,希望有更多游客来观星台参观。”
在登封,街市社区,庙会墟集,处处展开以非遗展示为重点的年俗活动。非遗文化展示馆里过大年,观展览、看文物、赏民俗,已成为登封市民的优选,1月18日至2月12日(农历腊月十九至正月十五),市图书馆、文化馆内,新春非遗集市活动糅合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新时代气息,引无数群众驻足欣赏,手工绢花制作、糖画、嵩山木雕、嵩山木版年画、郑氏芝麻糖、嵩山传拓等代表性非遗展品琳琅满目,非遗传承人们忙个不停。
60余件嵩山木雕作品展出在嵩山木雕展示传习馆“雕花怒放映天中——春来香味更不同”活动中,吸引了众多木雕爱好者、有识之士前来打卡欣赏。“我的另外19件作品还参加了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展演活动,希望非遗元素和工匠精神能够更好地传递下去。”嵩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北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市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00余场,参与群众达20余万人次。
非遗带“火”文旅
功夫演出、游园会、无人机表演、民俗活动、舞狮、锣鼓、篝火晚会、新春庙会、彩灯海洋……春节假期,非遗的活化利用也让登封全域旅游一片红火。
记者从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2025年春节假期,登封市累计接待游客152.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9%。
节日期间,传统文化格外引人注目,功夫小子们以精湛的技艺,倾情演绎《少年中国》,地躺拳、象形拳、猴棍、震山棍等经典招式逐一呈现,引得游客啧啧称赞,不自觉地纷纷模仿。除了震撼人心的功夫表演,嵩阳景区推出了NPC游园互动、千架无人机表演、古乐演奏等特色活动,举办了雪域武林大会等新颖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嵩阳书院内开展的西院城市书房传统拓印技术展示体验、将军院“写春联、画年画”、敬义斋专题字画展览等“金蛇送福·步步登峰”主题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了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周封祀坛遗址公园举办的主题花灯嘉年华、花灯海洋、冰雪乐园、火壶打铁花、元宵灯谜等民俗表演带来光影盛宴。
元宵佳节,登封市仍然延续着春节假期的“文旅热”,以“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乡村游也展现出勃勃生机。 走进“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大金店镇袁桥古村,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新春庙会上担花篮儿、赶黑驴、划旱船、员外招婿、打铁花等民俗演艺,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地道的中原年味体验。
与此同时,市告成、徐庄、唐庄、大冶、石道、君召等乡镇于1月22日至2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三十),也纷纷通过祭灶、贴春联、拜新年、民俗展演等乡村民俗活动,全方位展现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增强“回村过大年”吸引力,让“到乡村去”成为过年新时尚;其所辖的观星台、仙人谷、摘星楼、范家门、登封窑、香山等景区更是拿出“看家”本领,开展“立春!去观星台读懂二十四节气”等系列美丽乡村游主题活动。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赵晓聃 文/图
编辑:黄志艳
统筹:张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