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后,以特斯拉为首,蛇年首波的价格战开打,记者来到郑州新能源汽车品牌扎堆儿的正弘城调查发现,虽然各品牌的优惠政策“来势汹汹”,但河南消费者的反响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烈。
蛇年价格战开打
就在春节返工后的第一天,特斯拉向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Model 3车型祭出史上最大力度优惠“组合拳”,不仅限时享受8000元保险补贴,补贴后最低售价仅22.75万元,还推出了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
蔚来紧接着推出新春优惠,同样打出5年0息金融方案。
小鹏汽车公布了5年0首付0利息政策。这一政策覆盖了小鹏X9、G9、P7i和G6四款车型,最高贴息金额达到5.7万元。再加上新春1万元红包的叠加,小鹏的综合优惠最高做到了6.7万元。
智己L6也紧随其后加入了价格调整的行列,起售价直降1.5万元,将售价门槛拉低到18.99万元。
传统车企也在跟随,广汽丰田锋兰达、威兰达等车型最高直降4.4万元,上汽大众则将ID.系列车型降价3万-5万元,吉利银河E5推出至高价值1.5万元的新春大礼包,同时还可以叠加2年0息,总体的优惠也接近2万元;东风奕派eπ007、eπ008则分别推出1.2万元和4.3万元的购车红包,以及0.5万-1万元的置换补贴;奇瑞推出“全球车 国民价”限时促销活动,多款车型推出一口价政策,其中奇瑞瑞虎3x卓越版自动挡最低售价仅4.99万元起,风云A8限时一口价9.99万元;一汽-大众旗下两款车型也推出限时一口价政策:高尔夫GTI限时特价19.99万元,迈腾众享款280TSI豪华型一口价14.98万元,两款车相比原价分别立减1万元和2.71万元。
据记者统计,2月以来,共有零跑、特斯拉、小鹏、岚图、吉利银河、领克、上汽通用、一汽丰田等20家车企推出了新年的优惠政策。
市场反应有些麻木
虽然各家车企的价格战从年后就“排山倒海”而来,但不少消费者有些麻木。
在郑州一家特斯拉门店中,消费者胡女士表示,虽然店员一直跟她说2月份以后不会再有现在这样的优惠,但她还是准备等一等,毕竟从去年的情况来看,特斯拉的优惠只会一次比一次力度大。
在一家广汽丰田4S店内,已经看车很久的赵先生则告诉记者,他看中的车型,去年还优惠5万元现金,“怎么今年就成了4.4万元,还比去年少了。”赵先生说,相比目前的现金优惠,三大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更吸引他。
“说实话,现在的优惠政策不如以前。”一位在蔚来店内看车的消费者表示,虽然2月8日晚间,李斌在直播时表示,这是蔚来第一次推出5年0息政策,主要是为了现款车清库,2025款车型肯定没有5年0息政策,但相比去年(同款车可以优惠3万多元),现在能拿到的优惠其实只有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和首付低至20%这样的优惠政策。目前的优惠,较2025年1月的三年免息方案减少利息约8000元,多获得28张换电券,但少了1万元选装基金,也不能同享租四送一的租电方案。“现在很多买蔚来的都是租电方案了,显然1月份那个政策更为划算。”这位消费者说道。
除此以外,多数车企都对免息政策限定了车型,以小鹏为例,5年0息仅针对小鹏X9,小鹏G9、G6、P7i则为3年免息。
汽车营销专家孙中锋也认为,目前车企更倾向于从直接降价改为更巧妙的金融政策,这和去年同期相比,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不过,孙中锋也表示,免息等金融政策虽然相较于直接降价对车企营收影响较小,但依然会导致企业的大量资金被长期占用。去年,极越就曾推出5年免息优惠,以促进极越01的销售,但每台车的销售成本就约为3万元,直接导致了销量上涨,企业暴雷。
记者发现,降价的促销效力已经逐渐减弱,尤其是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和省补贴推出以后,消费者渴望的是“折上折”,任何厂家想要“蹭国补热度”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是“缺乏诚意”而被批评。
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超80%的消费者表示“价格战”并不能对其购买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他们或持中立态度,或成为“等等党”。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全国25家汽车金融公司全年累计发放零售贷款车辆636.85万辆,较上年同比减少2.8%。
消费者在等什么?
面对2025年新年以来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消费者到底在等什么呢?
有人在等新车降价。2025年是不少国内车企的产品大年,比亚迪、腾势、深蓝、奇瑞、零跑等车企都计划推出新车型,尤其是占有30%以上份额的A级车型,是普通消费者买车的最大区间,过去两年的成交价格下降了22%,今年的新车和由此带来的“加量不加价”让消费者充满期待。
有人在等新车增配。过去的一年里,20万以上新能源车的L2+配置率已达65%,而随着比亚迪宣布即将推出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意味着今年以智能驾驶为主的增配战会更激烈。
“现在新技术更新太快,原则上等新不买旧,不追上市新车,没推出限时价之前,没有大型车展不得不降价保销量之前,我会坚决持币观望的。”有消费者这样说道。
根据乘联分会的统计,2024年中国车市参与降价的车型为227款,远超2023年148款,2022年95款的规模,这样看来,2025年的车市价格战,才刚刚开始。
(来源:大河报)
编辑: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