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zhengguannews.cn/picture/newcate/202206/01151554489.png?x-oss-process=style/cateicon)
截至2月7日,《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首,为中国电影争得了巨大荣誉。银幕上,小小哪吒踩着风火轮“烧穿”春节档、闯入好莱坞;平台上,部分网店却以极低价格兜售起“枪版”哪吒的低质影像。据澎湃新闻报道,多家社交及电商平台贴出《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盗版资源售卖链接,有的仅一份仅1.9元;有的3份打包不过4元至10元。
小红书上的“哪吒2”观影资源。图据澎湃新闻
三岁的哪吒能够打动海内外观众的心,离不开片子在人物设定、故事叙述、特效呈现、配音艺术、价值追求上的一流发挥。影片《哪吒2》中,仅仅是打磨哪吒破穿心咒、撕裂肉身的10秒场景,就花掉了创作团队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还有观众舍不得闭眼的“洪流大战”,一个实打实的画面特效,需要精心排布2亿多个角色。任何一部优质电影,都凝结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肆意盗播录播兜售,是对这些辛劳付出的冒犯和践踏,严重侵犯创作团队的知识产权。一帧帧低质量的盗版影像,不仅难以还原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审美品位,还有损哪吒的形象,甚至拉低电影的口碑。
盗版闹剧,并非哪吒闹海的独特遭遇。在《哪吒2》之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多部优质国漫影片,曾纷纷遭遇盗录盗播;中国影史票房榜排名靠前的《你好,李焕英》《流浪地球》等,也饱受盗版困扰。院线影片盗版泛滥,大大削弱了创作者的积极性,进而可能影响未来优质内容的产出。版权保护,是电影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盗版行为的猖獗,是对整个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威胁和冲击。
“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版权保护的对象是每一部影片,打击的是所有的盗版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盗摄资源用于营利性、商业性传播,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法律“护身符”有了,但哪吒依然陷入盗版侵袭重灾区,为电影产业版权保护再敲警钟。这个春节前,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部署事前防范、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加强电影版权的全链条保护。挡住盗录镜头,确实需要监管部门各显神通,从售卖“枪版”影片资源的卖家入手,加大对每一环的处罚力度,不让电影创作者的努力付诸东流。
高质量的影片屡遭盗版侵扰,最终损害的是观众利益。观影人自觉拒绝盗版,价格再低也不为盗版影片买单,是对电影基本放映秩序的遵守,是对电影艺术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观影权益的有力维护。
面对命运的不公,他人的利用,电影里的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使尽浑身解数打败妖魔鬼怪。面对盗版乱象,电影外的职能部门更不能“听天由命”,也要长出三头六臂,将一众盗版宵小打回原形。
(原题为《1.9元可买到《哪吒2》?挡住盗录镜头需要监管显神通》作者 辛音 来源 北京晚报)
统筹:陈若松
编辑:周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