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春佳节时。走亲访友,免不了推杯换盏、大鱼大肉,“每逢春节胖三斤”的魔咒又躲不掉了。可大家有没有发现:肥胖的不只有身体,我们每天暴风般吸入的“信息炸弹”也在膨胀。
不久前,牛津大学出版社高票评选出的2024年十大热词中就有一个词“脑腐”(Brain rot)说的恰是这样一种症候群:过度沉浸于多、碎、杂的数字内容,导致精神疲劳和认知下降。
“拿出手机,什么都会,放下手机,脑子里面又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感受,而是沉浸在“信息海洋”中许多人的共鸣。推送内容是如此“精准有趣”,情绪在喜怒哀乐间“来回切换”,手机里仿佛装下“整个世界”,大脑却昏昏沉沉,精神也越发疲惫空虚——持续的短刺激,已把大脑塑造成为献祭流量拜物教的贡品:看完一个爽点,还需要下一个,最好持续刺激才算痛快。
第三方数据显示,在中国,每个人每一天花在短视频平台的时长已超过150分钟,这还没算上我们打几把游戏、刷个微博热搜、逛逛电商购个物的数小时时光。
一名妻子嘲笑丈夫是这个数字时代的“病人”——沙发上一躺,手机App一开,就不会动了。但丈夫辩解:这也不能全怪他,现在社交平台过于勾人心魂的算法设计,推送的内容总有种“猜你喜欢”的能力,让人瞥上一眼就停不下来。而且,一旦放下手机,反而更难受:忘事、走神、无精打采。
诚然,今天,讯息无穷无尽,获取空前便利,我们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聪明、博学,却可能比任何时候都要“轻飘飘”“不着地”。过去,我们可以享受一部2小时的电影,甚至还会找来原著看看,但现在30秒的视频都没耐心看完。原来,我们可以一页一页读完50万字的大部头,今天一条5分钟的“名著代读”都嫌啰唆。内容消费偏好越来越短、越来越浅,短暂的多巴胺刺激侵蚀了我们的耐心与专注。
信息,常被类比为食物。那么,“脑腐”就好比数字时代的“信息糖尿病”。某某给粉丝买奶茶、某某录完综艺净身出户、某某被骂十分钟不回嘴、这个操作连某某也惊呆了……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过多、过快、荒诞且富戏剧化,让人招架不住,不正像糖尿病的致病机理?短时间内吸收了太多糖分,人体根本来不及“消化”,血糖代谢系统索性“罢工”。
频繁摄入高糖食物,身体会变胖,糖尿病也如影随形。那么频繁摄入“超爽”信息的我们,大脑也不免在算法投喂的长期驯化下缴械投降,瘫痪着人的人格主体性和独立意志。潮水退去,大脑被“赛博海水”浸泡、翻涌过后,只剩下“脑腐”和流量的泡沫。
这是谁之过?时代、媒介,还是技术、算法、我们?
注意力经济时代,抓住眼球、留住用户、延长使用时长、激发用户活跃度,是商业的目标。它不管屏幕背后那个人是自律还是放纵。算法只是一个发现你喜欢什么、就会疯狂推送什么的框架。点开的“惊悚标题党”“推送爽文”“跳热舞的小姐姐”越多,抓人眼球的信息也就越源源不断。
“信息膨胀”“信息茧房”效应之下,长期接触某些媒介,某些神经回路、心智特点会强化,另外一些则可能失去。人发明了技术,创造了工具,技术与工具反过来也影响着我们的大脑,重塑着我们的思维。
有句西方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就成为什么)。同样,大脑是强还是弱,是进化还是衰退,是流量拜物教的奴隶还是涌现创造力的引擎,并非先天注定,而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
从这个春节开始,别被“脑腐”硬控,做好“信息节食”。像挑选食物一样选择信息源,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大脑,锻炼和重塑我们的“精神胰岛”。放下手机,陪伴家人,在真实世界里,做真实的事,爱真实的人,毕竟建立在现实之上的感受更加充满力量。
(原题为《春节也要“信息节食”》 作者 张漫子 来源 半月谈微信公号)
统筹:陈若松
编辑:左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