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位、网络、打印机、茶水、卫生间等,只需30元,就可以在这里“朝九晚五”待上一整天。

据封面新闻,近日,一个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新概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该公司以每天30元的费用,为用户提供工位、网络及茶水等基本办公设施,甚至是提供社保代缴服务,营造出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吸引了部分自由职业者的尝试。这引发了网友们关于社会价值和法律风险的广泛讨论。

网友做市场调研。(图源:封面新闻)

“假装去公司上班”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类是自由职业者,想要换个办公环境,提高自律;另一类则是大学生及正在找工作的人,想要提前体验上班的情景,做好准备。有需求就有市场,“付费上班”自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然而,此类服务公司本身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若假装上班人员增多且聚集,不可避免会导致各种矛盾和纠纷,服务公司需考虑如何管理,避免非法经营。以及,若服务公司利用假装上班的场所,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虚假宣传、欺诈等活动,顾客需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利用。此外,“假装上班公司”无实习资质却公然给人开具实习证明、不具有劳动关系语境却能挂靠代缴社保,都与法律背道而驰。

“共享”背后,依然是利益二字。劳动非儿戏,我们需要监管及时介入,打击乱象,避免非法活动滋生;同时,也要正视多元需求,增加公共学习资源和场所,让人们能坐得住、沉下心。唯有经过市场验证、符合商业逻辑、有独特运营模式、有特色的付费共享场所才能真正留存。

焦虑是现代社会的症候。“假装上班”人的身影可能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消解、去改变。相信大多数人都清楚,“假装上班”只是权宜之计,只是玩梗罢了,最终都要止步构想,坦诚回归现实。

付费办公室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避风港,但或许可以充当一个暂时的休憩点,安全又安心,让人们能卸下包袱,重新出发。(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