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住酒店被偷拍”?近日,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通过非法安装摄像头、自导自演炒作偷拍现象“泛滥”的违法犯罪团伙。犯罪分子大费周章的目的,是渲染制造恐慌情绪,吸粉引流、销售伪劣“防偷拍检测仪器”。目前,涉案35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一段时间以来,酒店、民宿、试衣间、卫生间等公共空间的私密场所,都曾被爆出偷拍丑闻。偷拍严重侵犯隐私,也影响了公众的安全感。但在相关方面加紧治理之时,却有人从中嗅到了“商机”,以“反偷拍”之名大搞虚假摆拍,渲染恐慌、非法牟利,实在可鄙可恨。这样的假视频,不仅会带偏舆论对这一乱象的判断和认知,也会干扰解决问题的正常节奏。
假装“被偷拍”,是网上摆拍造假乱象的缩影。从“在国外捡到小学生作业本”到“抱患病孩子送外卖”,从“家境贫寒的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哥哥上大学”,到“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农村女孩跟着养母艰难生活”,桩桩件件都曾引发不小关注。然而事件最终却屡屡反转——这些都是有“演员”、有“剧本”的虚假摆拍视频。
仔细梳理一出出闹剧,不难发现造假摆拍已愈发专业化、职业化。紧跟热点话题,什么热就编造什么;拉满“情绪价值”,性别对立、家庭矛盾等等,几秒钟就令人上头;营造逼真氛围,凹出监控录像、路人随手拍等原生态造型,增加内容可信度。此外,当下很多摆拍视频都是团队协作的产物,一些MCN机构甚至推出可复制衍生的虚假创作模板。假事件、假故事、假人设,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流量是真的。一些人花样出尽,把网友耍得团团转,把网络舆论搅得乌烟瘴气,自己则赚得盆满钵满。
虚假摆拍视频俨然已成网络新公害,不能再放任下去了。今年以来,公安部继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对自媒体运营人员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的行为进行整治。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是整治重点之一。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仍有人顶风作案,可见态度之猖狂。
治理摆拍造假乱象,要从严执法、“露头就打”,也要强化事前监测,优化算法机制,压缩其传播空间,斩断利益链条。这一过程中,平台必须负起责任。说到底,炮制吸睛的爆款短视频,命中平台算法逻辑,进而获取巨大经济利益,是自导自演、摆拍造假的核心逻辑。在这一利益链条中,短视频平台也是获利方。如“上海一年轻人花50元租房”摆拍事件当事人表示,其收到的600元打赏中,短视频平台就要抽成300元。仅就这一点,平台就不能一味拿着“避风港原则”说事,而是应真正拿出硬办法来,严格审核、过滤违规内容。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完善规则、明确权责、加强监管,以规则刚性倒逼平台担当作为。
不能网络越发达,我们却离真相越远。严打摆拍造假,打到痛处,“狼来了”的闹剧就会少一些再少一些。
(原题为《假装“被偷拍”?自导自演自食恶果!》作者 晁星 来源 长安观察微信公号)
统筹:陈若松
编辑: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