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倡导者,他积极推介国外版画新作,自费编印画册、举办展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木刻版画创作。1933年10月,鲁迅拿出他收藏的66幅版画在千爱里40号(今虹口区山阴路2弄40号)举办了一场“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新中国成立后,这66幅版画分别收藏于北京和上海。
为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95周年,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共同努力下,这批版画再次合璧。12月27日起,鲁迅在1933——重回1933“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展出,连同相关珍贵史料共138件/套,不仅重现了1933年的展览现场,还将鲁迅收集、整理、展示、出版版画的过程,呈现于观众面前。
1933年的展览场地千爱里40号为现虹口区山阴路民居,与内山书店旧址、内山完造旧居、鲁迅故居、木刻讲习会旧址在地理空间上非常接近。策展团队走访这些原址,将空间细节加入展厅设计,还原展览现场的植被环境、建筑外立面质感与色彩、家居细节,设置“天井”“室外门廊与公告栏”“室内民居”“书店”等场景,让观众在移步换景间重走1930年代鲁迅先生的生活轨迹。
展览现场
鲁迅先生不仅是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奠基人,也是新兴版画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版画这一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结合现代艺术技法和风起云涌的时代思潮,成为革命文艺的重要创作样式,在现代文化史、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策展团队介绍,以一份《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目录》为起点,几方共同寻找到1933年展出的66幅木刻作品原作,并抽丝剥茧整理了鲁迅收集、整理、展示、出版木刻版画的相关藏品。“拿到展品清单时,我们惊喜的心情是无以言喻的。珂勒惠支的自画像、《铁流》的插图、《引玉集》的原作,这些在版画史和出版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集中呈现在眼前。”
《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目录》
鲁迅收集这些海外版画费尽心力,传播版画不遗余力。展览第一部分追溯了鲁迅从朝花社起就重视对版画的介绍和出版,展出的梅斐尔德的《士敏土》版画原拓共计十幅,是通过徐诗荃从德国购入。珂勒惠支的《织工一揆》和《农民战争》共计十三幅,则是通过国际友人史沫特莱购入。这些作品后来都结集出版,其中《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由鲁迅亲自设计封面和广告,鲁迅当年的广告设计手稿也在此次展示之中。
《自画像》凯绥·珂勒惠支
鲁迅亲自设计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广告
第二部分是此次展览的核心,再现了1933年鲁迅举办的“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这部分展示的66幅版画,其中29幅源自《创造》版画集刊,是鲁迅经由商务印书馆从德国分批购入。另一部分苏联版画则是通过曹靖华经过两年的寻觅在苏联以宣纸交换得来,其中包括鲁迅先生曾经制版影印、毁于战火,最后终于面世的《铁流》的插图。
展览现场
第三部分是对1933现代作家木刻画展览的追忆。展览现场以内山书店为原型设置文艺漫谈空间,展示了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中国青年木刻家的作品以及后人对展览的回忆。展览还注重展示鲁迅的版画“朋友圈”,讲述徐诗荃、史沫特莱、曹靖华、周建人等帮鲁迅“代购”版画的经历与通讯,也展示鲁迅向朋友们咨询印刷问题、办展场地、介绍版画信息的信件,在书信往来中追溯收集作品、出版宣介、展览推广的踪迹。
鲁迅向内山完造咨询《引玉集》印刷用纸问题
鲁迅毕生收藏外国版画原拓近2000幅,这些版画在中国的展示、研究和出版,推动了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内山完造曾回忆,“我曾经向先生拜借来开过三四次展览会,每一次都有四五百参观者。”展厅结尾,设置实时人数统计,见证当年鲁迅积极推广的新兴版画运动影响至今。展览将跨年展至2025年2月23日。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 施晨露)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