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一封《关于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倡议书》,建议同学们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这条倡议,很快就引起大量讨论。(12月5日潮新闻)
图源 视觉中国
青少年缺乏信息筛选能力,又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极易被社交媒体上一些不良语言、行为等干扰。前段时间,青少年不分场合、不分人群、不分社交目的地滥用网络烂梗,便有社交媒体发展的原因。如此来看,该学校发出倡议,是为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初衷是好的。
然而,《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互联网普及率在未成年人群中超过97%。这意味着,现如今,青少年恐怕很难避免接触社交媒体。在此情形下,学校倡议学生不注册社交账号、不使用社交媒体,科学吗?可行吗?更何况,不注册社交账号,青少年就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吗?这是否有些极端化、理想化?
每位青少年学习能力、自制力、约束力都不同,有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寻求刺激、肆意发泄情绪,有的学生却在利用社交媒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如此倡议学生不注册社交账号,利真的大于弊吗?
“倡议”和“禁止”看似有区别,可一旦有学生不使用社交媒体,老师、家长是否会强制要求其他学生也禁止使用?若真如此,“倡议”则可能会演变成“禁止”,学生也会随之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转而寻求其他替代品,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某种程度上,想通过“倡议学生不注册社交账号”,未必真的管用,而相比“禁止学生这么做”,“告诉学生怎么做”或许更有效。
这就要求,家长应该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体验生活中真实的声音,以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感受周围的世界;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社交媒体,去寻找有价值内容;监管部门以及社交平台更要采取必要手段和措施,净化网络环境,切实肩负起责任。
社交媒体不是洪水猛兽,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也不是禁止他们接触社交媒体,而是帮助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逐步适应网络、有益利用,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判断力和自制力的人。(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