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2024年郑州高新区“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暨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上,郑州大学党组副书记王利国、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白艳红、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校长张骁分别上台与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德敏握手的那一刻开始,标志着高新区、高校和企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双向奔赴”。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高校院所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主要供给方。为进一步加强郑州高新区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三所大学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有效促进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会议现场,郑州高新区与三所大学分别签订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协议》。

据了解,郑州高新区拥有3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604个省级创新平台,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008家,占全省17%;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43家,占全省11%。近年来,郑州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区内高校院所相对集聚的优势,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改革,郑州大学通过探索建立“顶层设计+组织机构设立+管理模式优化”的一体化工作体系,极大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试点改革以来共签订成果转化合同128项,总金额2.25亿元;郑州轻工业大学积极构建“一中心、三站点、多载体”管理运营模式,在分配中扩大科研人员分成比例,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2023年转让科技成果164项,转化收益增长近5倍。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已建设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概念验证中心8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近3年实现技术合同登记额近400亿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正在成为助推郑州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汪梦琪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陈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