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一种新的公共学习空间——付费自习室。记者通过走访发现,付费自习室正开始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在市县级城市增长趋势明显,用户大多是专门准备“考公”“考编”“考研”的年轻人。然而,付费自习室也成为一些人远离家的自由地、一个逃避压力的新场所,不少年轻人在这里“表演性学习”。(11月5日《半月谈》)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市县级城市图书馆、书店等场所相对稀缺。那些认真备考、求职的人,很难寻得一处静谧空间,以满足获取知识、提升自我、增强竞争力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安静、学习氛围浓厚的付费自习室便应运而生。

然而,付费自习室在给人们提供便利同时,也成为部分人逃避现实压力、家庭压力的场所。随着就业市场不断变化,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导致许多用人单位开始降薪裁员,职场人士不得不面临失业现实。再加之受到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等影响,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更加向往,但是,公务员、编制容量有限,为了找到稳定工作,人们只能被迫“求上进”。

在此情形下,许多失业人员、刚毕业的年轻人,常常会因为恐惧而选择逃避现实。于是,这部分人便选择去付费自习室“表演性学习”,以缓解内心焦虑与负罪感。短期内,这些人或许能获得暂时心理安慰,但长期来看,这不仅会浪费宝贵时间,也会对其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产生负面影响。

除了会对自身产生负面影响外,在付费自习室“表演性学习”的人,也可能会影响到那些真正努力备考、提升自我的人。试想,当你学习感到疲惫、困倦时,看到周围有人在玩手机、睡觉,会不会受影响?

面对升学、就业压力,人们焦虑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表演性学习”并非长久之计。尽管付费自习室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但这部分人们终究需要面对现实问题。

这也提醒,社会应多举措创造就业岗位,为人们提供更多元的就业选择,也要增加图书馆等公共学习资源,满足人们对提升自我、不断学习成长等需求。

说到底,付费自习室不能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出口。毕竟,“表演性学习”糊弄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韩静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