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同学是河北石家庄人,在郴州读大学,是一名大一新生。临近国庆,近日,孟同学乘坐火车回家时,发现一位阿姨正拿着放大镜看着手机屏幕,他热心地提出帮阿姨调一下手机字号,意外发现阿姨收到并回复了一则疑似诈骗的短信,于是立刻将相关信息拍下来,找到了乘警帮忙处理。(据10月1日潇湘晨报)

孟同学拍下的疑似诈骗信息(来源:网络截图)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各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无孔不入,让人防不胜防,对网络信息不敏感的中老年人最容易受骗,而正因为有许多像孟同学这样的好心人,社会才能筑起一道坚实的反诈防线。

孟同学的热心和细心值得赞许,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漠不关心。但孟同学却在看到阿姨用放大镜看手机屏幕时,主动提出帮助,乐于助人的精神难能可贵。而且,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敏锐地发现短信中的异常,说明他平时就积累了一定的反诈知识,对此有较高的警惕性。

孟同学处理疑似诈骗短信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没有直接告诉阿姨这可能是诈骗短信,以免引起阿姨的恐慌和不安,而是选择先将相关信息拍下来,并找到乘警进行报告。这种冷静、理智的处理方式,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和矛盾的产生,又能够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保护了阿姨的财产安全,也为警方提供了线索。

孟同学的这一举动,不仅凸显出他个人的善良与机智,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更可见,在全民反诈的背景下,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可能成为防范诈骗的重要力量。他的作为并不是个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孟同学一样热心肠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防范电信诈骗贡献着力量,共同构建了全民反诈的生动图景。

2024年9月,近日,江苏的周女士先后两次来到一家金店要买6万元黄金,且不问价格、款式,店员张月娣察觉其可能遭遇了诈骗,于是报了警。民警确认周女士遭遇了刷单诈骗,她正打算按照骗子指示,将价值6万元的黄金邮寄至指定地点,好在遇到热心店员,周女士成功避免了6万元损失。

2023年11月,长沙市民易先生在网吧发现一男子疑似在进行诈骗操作,立刻打电话报警,协助警方将诈骗分子孙某抓获。易先生在网吧拍摄的视频清楚显示,孙某坐在屏幕前打开了数个聊天界面,进行着转账、汇款等操作,后经核查,孙某当时正在对一受害人实施诈骗,易先生真可谓是有一双识别诈骗的火眼金睛!

这些事例无不说明,在反诈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战士,每一颗善良的心都可能成为照亮黑暗的明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警惕、勇于担当,就能够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诈骗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贪婪、恐惧或疏忽等心理弱点,精心设计骗局,让人不知不觉。因此,提高公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千千万万敢于和善于和诈骗分子作斗争的热心人,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

全民反诈,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和责任。在这个信息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反诈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时刻保持警惕,勇于担当,有一颗帮助他人的热心肠,才能够有效地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守护好每个人的“钱袋子”。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诈骗的手段和危害,才能够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原题为《大学生火车上帮阿姨调手机后果断报警,全民反诈就需要这样的热心肠》 作者 屈旌 来源 极目新闻)


统筹:王长善
编辑:陈若松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