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老子研究院、天地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张远山《老子奥义》新书首发式,在位于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的老子研究院成功举办。作为新道家学者张远山的最新著作,《老子奥义》自2013年开始动笔,耗时11年完成,凝聚了作者从孩提时代到大学毕业后多年对先秦哲学的深入持续研究、累计44年所学、所感、所获、所思。
启蒙之光:成语词典下的道心初现
张远山与“道”的结缘,始于童年时所接触到的一本不同寻常的“读物”——成语词典。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张远山通过成语词典中的故事片段,如出自《庄子·秋水》的“邯郸学步”、《韩非子·五蠹》的“守株待兔”,初步领略了先秦诸子的智慧之光。这些成语背后的文言原文,不仅激发了他对古代文学的好奇,更为他日后深入研究道家思想埋下了种子。
张远山
进入大学后,张远山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之中。他深知,那些曾让他着迷的成语故事,只是诸子百家思想海洋中的点滴浪花。为了探寻完整的著作与深刻的哲理,他系统地阅读了老子、庄子等经典,尤其是庄子,其丰富的故事性和深邃的哲理让张远山如痴如醉,反复研读数百遍乃至上千遍。在广泛涉猎的同时,张远山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各家学说的独特见解,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在谈及自己的著作时,张远山坦言,尽管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但受限于出版条件和市场环境,盗版问题屡禁不止。盗版书籍的低劣印刷质量让许多读者望而却步,而正版书则因价格较高而难以普及。有趣的是,张远山的作品在海外却备受追捧,不少读者甚至愿意花费高价购买。这一现象也反映了海外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
深耕细作:从学术研究到经典复原
张远山部分著作
许多道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篡改,导致后世难以窥见其全貌。为了还原这些经典的原貌和结构,张远山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考证和资料搜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复原了庄子被郭象删去的19篇内容,并揭示了庄子著作的原始结构。这一成就不仅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进一步坚定了他继续深挖道家思想的决心。
随后,张远山又将目光投向了老子。他深入解析老子的思想精髓,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提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也致力于老子思想的复原工作,力求还原其原始风貌。
在他看来,无论是庄子的恢宏想象还是老子的深邃哲理,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后人不断挖掘与传承。“我先做了二十多年(1980-2004)前期准备,再用八年时间(2005-2013)完成庄学三书《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庄子传》,又用八年时间(2013-2021)完成伏羲学三书《伏羲之道:解密华夏文化总基因》《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源代码》《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经过四十多年长途跋涉,我终于来到了《老子》脚下,开启了复原华夏真道的登顶之旅。”张远山说。
传承与展望:古道探寻与文化自信
8月30日,张远山携新书《老子奥义》来到老子故里——河南鹿邑,拜访他心目中的精神导师老子。《老子奥义》凝聚了张远山多年心血,通过详考老子生于陈、仕于周、辞官居宋、著书授徒、出关留书、终死于秦的生平事迹,重点澄清了孔子两次问礼老子、伏羲古道对老子思想的重大影响及《老子》成书时间等相关史实;通过复原《老子》上下经初始结构、各章初始章次、每章初始经文,重点厘清了《老子》初始本的文化渊源、逻辑结构、义理层次,从而精确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宗旨与哲学要义。并以此为据,对《老子》初始本每章每句每字进行了深入解读。
张远山介绍,《老子》初始本的老学真义,承于上古伏羲族的真天文理论“浑天说”,按照“人文效法天文,人道效法天道”“以人合天,顺天应人”的顺道理念,褒扬“天地皆圆一天柔地刚一君柔臣刚”的“泰道”。他的新书《老子奥义》首先根据《老子》十大版本,复原《老子》真经;然后以“宣夜说”“浑天说”阐释《老子》真经,还原《老子》真义。
提及未来的写作计划,张远山表示他将继续深入挖掘黄老学派等先秦思想的研究。接下来,他计划通过深入研究《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黄老经典著作,揭示黄老学派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内涵。
回顾张远山与“道”的不解之缘,不难发现他对道家思想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正是这份热爱与执着让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之路,也是大国文化自信之路。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时,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它。张远山也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共同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