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上中下游,在郑州、济南两次召开座谈会,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沿黄各省区科学调控水沙关系,确保黄河岁岁安澜;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促进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马健/图
虽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黄河流域自身发展和治理的特性,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九三学社中央,以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提案,就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打造流域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围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落实情况,6月11日-15日,全国政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情况”视察团暨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河南开展专题视察,并就有关重点提案进行督办调研,努力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聚焦生态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全国政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情况”视察调研团走进河南省开封市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站在黑岗口河势观测台上凭栏远眺,滔滔黄河水尽收眼底,两岸绿荫环抱、郁郁葱葱,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生态画卷。
位于黄河岸边的开封市是八朝古都,曾经的北宋都城。历史上,这里曾因黄河而繁荣,也曾因黄河而多患。而如今,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落实,5年来,开封持续推动沿黄区域生态建设,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这里太美了,作为开封人感觉很幸福。”市民黄广生告诉视察调研团,他每天早上,都要与“骑友”到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溜达一圈,他对这里的变化感触颇深,“过去黄河边无风也起沙,十分荒芜。如今,说这里是‘网红打卡地’一点不为过。”
“这条路叫疏影路,真是名副其实。”在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南裹头广场的沿黄生态廊道,视察调研团成员不由感叹。
疏影路是条小路,两侧长满密密匝匝的法桐树。阳光透过树干、树叶,投射下一地斑驳光影。车行其中,疏影横斜,意趣盎然。
“河南高标准建设沿黄生态廊道,给母亲河‘镶’上了‘绿飘带’。”公园负责人向视察调研团介绍。
登上南裹头广场的观景台,大家一下子被眼前的壮美景象所吸引,横亘面前的大河,宽阔平缓,涌流不息。夹岸绿树,生机勃勃,一望无际。
公园负责人表示,南裹头原本是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的一段拦水坝,后经裹护整理,得名南裹头。“以前这里河上‘漂浮’着渔家乐,岸边是农家乐,滩涂上是鸡鸭鹅,几乎让黄河不堪重负。”经过几年的治理,黄河水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如今,这里一片生机盎然,风景如画,每天都能够吸引游人前来游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地处黄河“豆腐腰”的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生态河保水质,高效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试点工程,以“四水同治”协同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为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筑起铜墙铁壁。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河南已建成沿黄1200多公里复合型生态廊道,干流右岸全线贯通;黄河干流连续四年保持Ⅱ类水质,各支流水质连续四年稳定消除劣V类;截至2023年,黄河已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连续22年调水调沙,累计输沙入海32.9亿吨,下游河道平均下切3.1米,“悬河”态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保护效果持续显现,黄河安澜保障日益增强。
马健/图
黄河治理,久久为功。只有不断提升流域内生态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使水清岸绿成为常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表示。他建议,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继续推进黄河中下游生态廊道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水四定”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机制,在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上下功夫,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沿黄地区生态环境,让黄河更好造福人民。
“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魏源送看来,水环境治理就像一个生了病的人逐渐康复的过程。“治理河流污染的‘头等大事’是改善水质,就好比一个手臂骨折的病人,康复前首先要打石膏固定。对于河流来说,这个阶段要以环境工程手段为主,建立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厂。下一步,病人手臂好了要拆掉石膏做康复训练,即河流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最后,像恢复身体机能一样,通过治病和康复,实现河流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达到健康状态。”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王路建议,把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坚持守牢生态底线,用强有力的约束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坚持生态系统观念,系统谋划、系统治理、系统推进,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建立流域治理的联动机制,形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整体合力,全面提升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守护母亲河 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6月12日下午,持续多日高温后,郑州西南部地区迎来了一场短时强降雨。当下正值“三夏”关键期,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河南大部分地区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出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各地纷纷组织群众开展抗旱保苗工作。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以全国1/70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1/14的人口,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支撑了全国1/18的经济总量。河南粮食总产连续十年超千亿斤、小麦总产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保障粮食生产,水是命脉。对于年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5的极端缺水省份河南来说,解决好水的问题是重大战略问题。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近年来,河南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实施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管理,先后修订出台河南省节约用水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启动实施十项重大水利工程,全力构建“系统完备、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多源互补、安全高效、清水绿岸”的现代水网体系,以有效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
马健/图
同时,河南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坚持用好地表水、保障生态水、保护地下水、留住“天上水”、多用再生水,把全省135.78万个取水口、7.1万个取水项目纳入日常监管,变水瓶颈为水支撑、水保障。2022年7月,因黄河河南段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这只是河南省加快水源改革、持续落实水资源节约保护奖补激励措施的一个缩影。
视察调研中,在开封留芳园广场、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洛阳西霞院水利枢纽……视察调研团看到,随处可见的“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宣传标语特别醒目。
“目前,郑州、许昌等9个城市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其他缺水省辖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韦彦学表示,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河南省还累计建成134个节水型达标县域,86所节水型高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119处,确定200多家省级节水载体。不仅如此,河南省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连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约集约用水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虽然,近年来,沿黄省区逐步实现了流域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的转变,但民进中央调研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保障仍不完善,配套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相关工作协同推进仍有待强化。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提交党派提案,建议完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保障,进一步提升流域生产生活节水管理水平。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环境脆弱、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但核心是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水文章’。”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原主任岳中明认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所占比重大,建议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压减农业用水总量,以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在充分节水的基础上,尽快开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破解流域水资源短缺瓶颈。
“黄河流域水少沙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要在开源节流上多做文章。”作为提案党派代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河南省委会主委张震宇表示,节流只是手段,开源才是根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功能,为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问题,应早日动工南水北调西线、古贤、黑山峡等重大工程,增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先天不足。”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府参事花亚伟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水资源调度任务要求和难度也将越来越高。因此,他建议,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现代化信息监测手段对黄河干支流、重要河湖的生态流量泄放过程实施长效跟踪监测,加强生态流量保障情况监督检查,在维持黄河三角洲生态流量的基础上,高效保障生态用水有效供给生态系统,实现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地方政府进行流域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建设幸福河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位于黄河岸边的张庄村,是兰考县有名的大风口,自然环境恶劣、风沙盐碱肆虐,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
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叮嘱当地干部要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备受鼓舞的张庄人依托九曲黄河最后一湾治理奇迹,努力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把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发展起特色产业,打造了红色旅游、黄河文化、绿色生态为主的旅游环线,走出一条致富路,并把村里的主干道取名为幸福路。
黄河的安澜,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深深受益。走出张庄,步行不到20分钟,就是兰考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区内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光独特,是开展黄河文化旅游的绝佳去处。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郑州片区,视察调研团了解到,自2017年挂牌以来,郑州片区新注册企业9.3万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43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进出口额突破2400亿元,签约重大项目350余个,总投资5200多亿元。
以自贸区建设为引领,郑州片区紧紧围绕“两体系一枢纽”的战略定位,不断强化制度创新,努力促进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路协同的开放通道优势。
黄河流域不仅是经济发展高地,而且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资源,孕育出独具特征的黄河文化。河南是黄河文化核心区和集大成之地之一,近年来,沿黄各地聚焦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文旅产业发展带动黄河文化重焕神采。
在郑州,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让中华文明发展的轴线延伸数千年,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历史文化的辐射力不断增强。
在洛阳,朱阁璀璨入画,罗衣锦绣如云,一批又一批身着汉服的年轻人裙裾飘飘、团扇遮面穿梭于历史遗迹间……“汉服热”带动古都文旅热,黄河文化焕发新姿。
在开封,黑岗口黄河河势观测台、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黄河宋城文化广场,一条生态廊道串起散落的历史文化遗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光。
……
“发掘黄河文化内涵,活化黄河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对于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崔波表示,沿黄地区尚存在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紧迫感认识不足、黄河文化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分量不足等问题。他建议,突出文化引领,持续将黄河文化内核注入经济社会发展,以高品质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通过物态化、活态化、业态化手段,让厚重的历史文化活化为旅游产品,打造现代时尚、国际高端的文旅产品、业态和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精华所在,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是塑造中华文化精神标识、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他建议,摸清家底,强化黄河文化资源梳理的顶层设计,尽快建立动态的、权威的,能够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黄河文化资源库,深化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同时要让老百姓和政府都能体会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经济社会红利。
“黄河生态廊道将沿黄的山水和景区‘串珠成链’,实现了黄河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徐雪红认为,黄河生态廊道的逐步构建和恢复,将极大地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把确保工程安全与黄河生态、黄河文化协同推进,努力打造集保障防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承载黄河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生态廊道,更好保障黄河安澜。”
同时,徐雪红还建议,开展相应的技术标准研究,为黄河生态廊道的构建过程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用好黄河水资源,答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份答卷,是沿黄地区难得的机遇与肩负的重任,各地各部门久久为功、不懈奋斗,必将确保大河安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4年7月1日03版)
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