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A01版

6月5日,六五环境日和中国传统节气“芒种”牵手走来,俯瞰中原大地,郑州饱蘸生态笔墨,描绘绿色图景,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

郑州环境优美,以绿为名,素有“绿城”的美誉。绿色是郑州最亮的底色。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把黄河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再到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大战略”行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绿色体系构建、新兴产业培育,努力促进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统筹”“双促进”良好局面。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人品质之城正加速崛起,城市“生态幸福”的感染力和辐射面不断扩大。

黄河壮丽风光 记者 马健 摄

对广大市民而言,更为直观的是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蓝天变多了,空气更新鲜了,河水更清澈了,生态福利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妨来看看2023年郑州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空气质量取得国家开展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最好名次;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改善率在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黄河水质等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国省控断面和城市集中式饮用品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市民对优美宜居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郑州生态环境稳中向好,不仅是“颜值”提升,而且“内质”也在增强。在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全市经济始终保持高昂发展态势,2023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总量超过1.36万亿元,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发展道路。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郑州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市进阶而上的鲜明标志。实践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生态服务质量的城市,不仅能为城市树立“宜居宜人”的口碑,吸纳大量人口、投资以及其他资源要素,也可以提高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源源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形成以宜居、宜业、宜游、宜人为特征、近悦远来的良好发展环境。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前,郑州正处于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让生活更美好,让更多人诗意地栖居,是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目标所在。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生态环保工作成效的落脚点,强化实践实干实绩鲜明导向,不断优化发展保护格局,持续巩固绿色竞争优势。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突出生态宜居特色,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六五环境日,是今天,是明天,更是每一天。以切实之举践行使命,以身体力行落实责任,就能汇聚起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磅礴之力。让我们每一个郑州人携起手来,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中国·郑州实践中来,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郑州样板贡献力量,共同谱写美丽郑州建设的新篇章。


编辑:肖理心
统筹:赵柳影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