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易生诗梦诗集《大漠孤影》 

文/陈啊妮 

易生诗梦的诗学历程中,一个人对他的影响较大,那便是被称为“诗魔”的洛夫。洛夫的诗歌为很多人所喜爱,但公开宣示“举洛夫旗,走洛夫路”的诗人,目前恐怕仅他一人。正如诗人说的,他认定洛夫的诗歌美学原则与他心灵脉动的契合度很高,并不代表一味的模仿。说实话,洛夫诗歌几十年的写作,其诗风也是分阶段的,直至后来的炉火纯青。我想易生诗梦后来读到的洛夫诗,应该也是以《漂木》等巨制为代表的文字。这本诗集收入150多首诗,有50多首,也就是本书的三分之一篇幅,是在“遇见”洛夫之前写的,——据诗人说,他是在2018年3月19日洛夫逝世那一天,才从诗刊社公众号推出的悼念洛夫的25首代表作,读到洛夫的——我看,即便诗人晚几年“认识”洛夫,他的诗歌风格在其本质,或灵魂深处,也已有和洛夫相近的气质基因,也会大致往现代诗歌的魔幻、超现实主义的方面发展的。如果本身就没有近似的艺术追求,也不可能在通读洛夫诗文后,如久旱逢甘霖,出现那般的感动和惊喜。 

首先,易生诗梦是情感充沛的诗人。这是作为一个“激情诗人”的要件。情感的充沛,再加上语言能力的超凡,决定了他后来的“跨越式”进步。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读到他的激越情怀,一种豁达和爽朗,乃至于一种侠客豪气和雅士风范。从他的诗行中,能够感受到他随时的沸腾,瞬间的感动和发现。他是有准备的诗人,主要是指他在精神层面,为诗性的孕育预制了一个隐秘又特殊的空域,在那里完成了他一首诗歌最初的构建,孕育,以及后来的幻变。但激情始终是他诗中最明确的部分,哪怕是忧伤,也是从心底喊出来的。诗人的这一禀性,注定了他不可能在词藻的华丽、情绪的含蓄或意象的朦胧上有过多关注,他态度鲜明,但表达奇崛,是变换了路径的“心直口快”,比如《追月》中:“月牙刚裂开笑口/我就想亲吻圆月的脸”“于是/我把痴爱化作诗行/编制成一架登天的梯”“乘着深秋清凉的风/我捧着/玫瑰一阶一阶地向她攀去”。当我读到《故里第四夜——离开故里》时,立即被一股浓郁的别离情所深深打动:“我没办法逃离故里的那棵姓氏树/但我必须离开/离开的滋味太重/重得我无力承载”“我的魂却依然在故里的上空扑腾/四月的主题是绿色遍布/车在高速路上奔驰/下个出站口/是我出生的那枚夕阳吗”,必须说,如果没有叙述手法上的超现实主义处理,或没有把情感的爆炸用神奇的意象替代,很容易落入滥情俗套。明快的叙述,有点像是在刀锋上跳舞,没有可靠的“含糊”作掩护,全凭诗句内在的真诚,指向的精准,气韵的流畅,从而显示出清澈的个人化形式感的“纯棉”。当然,易生诗梦诗歌话语的澄明气质本色里,很重要的,会出现神秘的“穿插”,如《晚间散步》,说好的两人且谈且行,突然来一节:“雨滴落进河水/河水画出朦胧的涟漪/麦子进仓了/有一股玫瑰的香味”,这一节如美丽的“画外音”或“独白”,是让诗的语言的自我掘进,瞬间把自然的美妙推入,产生场面恰好的前移,和魔性的切入。 

其次,易生诗梦所写的是扎根于生活内核的诗章。他的诗,几乎没有一首诗看上去是可有可无或可写可不写的。他的诗,既源于生活简单的快乐,也源于生命旅程的不测和复杂性。他要化繁为简,又要呈现出生活本然的光亮与阴影,必然需要打开生活内核“切口”的精妙。他要取出生活的“黑”,又要从“黑”中取出星光来。《想起黑色》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人这里的“黑”不一定是“黑暗”,它只是一种沉着的重色,为此他借一切黑的东西,构架生活中固定和移动的部分,整首诗,就是诗人使出全力要救出的一个字:“黑”。“黑发  /黑夜/黑色的眼睛/还有老家屋顶上的瓦”“黑色眼睛的诗意我理解/那是要用它在黑夜里寻找光明/我们惯于在黑夜里摸索路子”“当黑色的煤炭燃烧出/火焰/我就想穿上黑衣/黒裤/黑袜/黑鞋/戴上黑帽/黑镜/黑口罩/俏上一把”,看来,生活的“黑”的反义词并非“白”,而是“光”,而生活的光焰又要靠“黑”的燃烧,这一点大概是这首诗基本的气息所在,也是诗人对生活的基本认识。《雨泪》是一首写亲情的诗,亲情和爱情,可以说是生活的轴心,一切才能旋转起来。这首诗因雨水和泪水而笼罩着一层苦难和忧郁的色泽,是精神的“怀乡之苦”,诗人在此的“诉苦”是平静的,虽然也有失望和哀怨,但他始终关注于事实最真切的陈述,或将潜在的精神气息加以揭秘,而且最终取得了某种平衡,或消解,比如这首诗中每一种情节的“安放”:“子孙继承着你留下的执着/用你送行你父母的方式/来送别你/你一生的丰碑/最终只安放你的灵堂”“不知你在阴阳徘徊的时刻/是喜是悲/子孙的泪已经成了/泥泞/苍天的泪/模糊着子孙脚下踩出的深深/的脚印”。无疑,生活的升华,就是如诗人这般的精神寄托。《鼾声》这首诗,撷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声音,诗里的鼾声,不是一种起伏不定的嘈声,而是“你”的一种语言,或就是“你”。诗人很巧妙地用记忆里的“鼾声”,装饰或建立了“你”——消失了身影的“你”,超现实的“你”。大可不必从诗中找寻到“你”与诗人的确切关系,“你”也可以有多重性。很显然,“你”已不在了,但他的“鼾声”长鸣,一直伴随诗人。从这首诗,我读到的是诗人涉及“死亡”这一生活不可回避的主题时,采取的仍是对话的态度,即死亡意味着另一种形态的永生,在此就是“你”的“鼾声”,当然,只有诗人才能听到,或者只有易生诗梦这种静心孤独的精神游荡者,才能触抚到“鼾声”脸孔的“微笑”和肌肤的温度:“我抱紧鼾声/把脸贴在孤独里/我问镜子/能走进你的生活吗/镜子里盛开了一朵鼾声”。 

易生诗梦的诗歌充满对生命和世界的观察思考。那么诗人是用什么方式进行的呢?诗人没有亲身走进具体场景中,或者他更喜欢于一种隐身的状态。比如《坐在一颗露珠里与世界对视》,诗人在此把自我缩小、委身于自然的一隅,与其说更好地观察自然万物,不如说直接成为自然的一分子,用自然的心态和肌肤,与世界对接,从而产生更自然的对话。时常一首诗中,诗人没有明确他的“处境”,明眼人一看便知:他正隐身其中。当然诗人也不止于此,他试图让一颗露珠把世界收纳(这从诗性上是能办到的):“河流来了/露珠收留了河流/云朵飘来/露珠收留了云朵/蓝天老旧得沧桑/竟然也被收留在/露珠里/世界在露珠里辉煌”,至此,我似乎已弄清了诗人的处理以及如何处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了,即先自己潜入或附着于一粒微不足道的自然物中,抑或一滴水,一粒尘埃,一只翅膀,或一声呜咽,然后通过这个“巢”,把世界万物、乃至于宇宙“收入“,让一切在其间旋转运行,这种极端的自由肆意的穿梭,是把诗歌推向一种极地之境,“坐在一颗露珠里与世界对视/白天走后/那些星星月亮横七竖八/就把我推到野草的额头/岁月如露”,总之诗人观察世界、探寻生命真相,用的正是这种“聚合”方式,与世界所形成的“对峙”关系,必然十分奇妙。自然,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不可能道出通常我们所能读到的人世间“家常话”般的感喟,诗人呈现的仍是一个“超级意象”,比如《秋日的下午,一脚跌进史册里》中:“把历史放进大洋的水里煮一煮/捞出来的/或许只是剩下的半根骨头”,如《夜读洛夫》:“月去无影/风来有声/抱起书里漫长的求索/纵身跃入/洛夫墨迹未干的/诗作”,如《石头诗》:“抓住铁锤与钎子的手/将自己的生命灌注进石头的/肌肤里/心脏的血水迸流出来/把诗的骨头/染白”,再如《二泉映月》:“满月升起/在秋波里晃成无数的/憧憬/你跳进去/如泣如诉的地热感动了你/你从水深泥浅的日子里/跳出来/把泉和月挂在弦上”等等,我们从中得知,诗人观察世界以及对生命的认识,不是通常的视角,当然也不可能产生“通常的道理”。我认为,阅读和欣赏易生诗梦的这一类诗歌,还是要沉入他苦心营造的意象里,慢慢体验他“诗的表现”的“另类真诚”,以及他通过光怪陆离的荒诞意象所自然缝合的“更真的真相”。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弱小精灵的隐秘翻身,以及某种超验的精神图式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和自然的对话中那种“平视”的姿态,体现了他的结构能力、情感高度、意象深度、想象力水平和修辞功力,如《日月诗》就是这样一首很大气的诗:“你是太阳吗/为什么那样耀眼/靠近你/满满的光明/满满的/温暖/你的能量源自哪里/你的/字典里为什么都是对他人的/赞美和感激”,如《折叠世界》中:“只有闭着双目/折叠世界/塞进单调得无边无际的/暗箱里/摸着白/探着黑/扶着红/抓着绿/在狭窄的缝隙里/踽踽独行”,我们同时感到诗人个人化意象空间的把控力,以及冷静、复杂的修辞造句、超凡的想象力。 

易生诗梦诗歌语言的穿透力是个重要特色。诗歌的成功,主要还是语言的成功;同样是诗歌永恒难解的问题,也是语言的问题。一首诗最后留给读者的,应该是有关语言的印象。易生诗梦在诗歌语言的跋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为此作了多重探索,这在这本诗集中,我也能隐约感受得到其痕迹。穿透力恐怕是诗歌中比内在张力更“夸张”的一个词,一首诗具备穿透力,至少得有两大条件:一是具有不同时空、意象领域自由行走而不至走失的能力;二是通过穿梭行走而自然形成有始有终的气息而不至变味或“漏气”的能力。既然讲穿透,其语言就不可能隐晦生涩或表达上的踌躇不定,必须是一往无前和毫不顾忌的。我之所以认为易生诗梦的诗具备此特色,还在于他语言的澄明,可以超现实表达,但说得认乎其真、果断干净、绝不犹豫。当然他的诗也有神秘的成分,但也是气场很大的神秘感,而非那种私暗处的故弄玄虚。穿透力需要大场合,大背景和大胸襟,而这些,他都做到了。如《留白,留白》,诗意在“半空”“一只手”“阳光”“花朵”“鼾声”“雨水”间穿插,世界在他手上,就像玩儿似的奇妙: 

“一只手举到半空

像肉色的

蝴蝶

 

阳光晃了晃

扇着翅膀飞向夜的

深处

 

黑色的花朵

吐一地蜜

春天几次方以后

 

鼾声分解

弹弹落地的诗句

词语“流泪”

——节选自《留白,留白》 

另一首《我和天空》,也有这样神奇的句子:“其实我没有错/天空也在极力推开我/就像关上一扇门窗/把我封闭进奥密克戎的/恐惧里∥天空在发力/我也在发力”。当然也可以把空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如《陶罐》,但诗歌依然呈现了逼人的穿透力:“揭开一只陶罐的盖子/里面的故事已经酿成醇浓的/佳醪/一只口袋张着大嘴/把天空吞下去/却无法喝下陶罐里的诗/山谷装下石头的笑声/依然空旷”。 

易生诗梦是50后,但他与绝大多数的这个年龄段的诗人不同,没有固守传统的诗歌思维模式,而是像洛夫一样,以世界诗歌发展的视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并博取众长,继承、创新、发展、推动汉诗的现代化进程。从他的诗歌,以及本人记述的习诗经历看,他是个一再追求突破和“变形”的诗人,难能可贵,这固然与他出色的诗歌禀赋有关,但主要还有赖于他艰辛追求。诗人崇拜洛夫,不可避免他的诗风深受其影响,甚至话语模式也有相通之处,这在《与洛夫对话:时间之伤》这首诗中得到鲜明体现,诗中描述的文字是洛夫的,后续则是易生诗梦的,如果不知道这个情况的读者,也有可能全以为出自洛夫,或诗人本人,然而这多少也是我的一个担心,即如何在学习洛夫基本笔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幻变”,从而让自己的诗歌具有个人更完全的辨识度?当然这一担心也许是多余的,因为正常的诗歌创作未必一定要和追求文本历史地位挂钩,只是我觉得易生诗梦的诗歌,在汉诗的“大漠”里,完全可以前行得更远。 

(2023.05.28   西安)

 

诗人简介: 

        陈啊妮,中国文化工作协会员,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作品在《诗刊》《诗潮》《星星》《扬子江》《诗选刊》《诗歌月刊》《延河》《诗林》等百余家期刊发表并入选多部选本。评论入围第六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著有《与亲书》(合集)。居西安。

 



统筹:张浩
编辑:张浩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