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的汽车圈,几乎被小米“霸榜”。小米SU7官宣24小时拿下近9万辆的定单,周末各线下门店排队看车试驾的拥挤人流,似乎也在验证着它的火热。
然而,伴随着收割订单的同时,“退订难”“交付周期过长”等问题也引起巨大争议,在还未交付之前,小米汽车的口碑呈现两级分化。
人流量远超预期,客户多持观望态度
4月1日下午,正观新闻记者在郑州正弘城小米汽车门店看到,挤满了大量顾客,为安全起见,该店实行限流措施,用户需排号入内。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相较于周末,今天的人流量已经减少了一些,但依然超出门店承载量。今天的试驾也已排满。”同时该店员还向记者透露他们上周末均工作至凌晨一两点。
“周末已经来过一次,但人实在太多没有试驾上,趁着工作日再来看下,没想到还是那么多人,试驾时间也比较仓促,很多细节还没体验到。”来店内试车的周先生说。
“正在观望,毕竟还没有交付车的上路实况,今天来也是因为最近这款车太火了,想实际看一下。”顾客孙女士说。
在现场像孙女士一样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一位接近小米汽车内部的人士表示,此次小米汽车更多的是起到一个“破圈”效果,其强大的营销能力让更多年轻群体甚至是00后都前往试车,“数据显示,小米SU7的客户画像平均在25~35岁,他们关注网上信息,但对汽车行业了解不多,更加看重品牌影响力。”
小米汽车下线工厂 图源小米汽车官博
退订难?小米汽车惹争议
4月1日午间,在识别、拦截了部分异常订单、黄牛订单之后,小米SU7创始版追加开售,而仅仅1分钟之后,再次售罄。
一边是小米SU7热度节节攀升,一边是因“无法退定金”让小米汽车引发了不少争议。
近日,有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上投诉称,5000元小米SU7定金无法退款。针对此事,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大定”一般都有犹豫期,从1~3天不等,在此期间可以退定也可以改配,一旦确认配置并锁单,车辆即进入生产。截至3月29日中午12点,小米汽车客服体系接到退单及改配需求总计469例,考虑到小米SU7品鉴、试驾的预约量极大,已经将4月30日前的犹豫期延长至7天。
图源 孙少军个人账号
与此同时,“车圈BCI”孙少军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报告称,小米SU7均店累积大定1800~2000台。其中,日均新增进店量700~1000批,锁单率35%~40%,退订率40%。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锁单量(不可退订的数量)已达到4万辆。
然而,超出预期的热度和预定量,则可能会让小米汽车陷入“产能地狱”。
据悉,小米汽车工厂目前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年产能为 15万辆,已于 2023 年 6 月竣工;二期计划于 2024 年动工,2025 年完工。小米汽车仍需一段时间才能够实现产能爬坡。
“目前预定的话,交付周期保守估计需要4~5个月左右,工厂那边也已经调整了产出时间,正加班加点的保交付。”一位小米汽车的销售。
图源 雷军微博
小米汽车成“鲶鱼”,车企打响价格战
小米SU7热销的同时,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引发了“鲶鱼效应”,不少车企纷纷进入了新一轮“价格战”。
4月1日,华为旗下鸿蒙智行App显示,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新M7入门版车型——M7 Plus大五座后驱版售价下调2万元至22.98万元,更加接近小米SU7标准版的售价。
同日,极氪汽车官宣,极氪007后驱增强版正式上市,售价20.99万元起。
而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中的蔚来,则推出最高10亿元油车置换的补贴,适用于蔚来2024款车型。4月1日起,油车用户置换蔚来新车,将获得额外10000元的选装基金补贴;综合其他礼遇后,总计可获得最高15000元的选装基金、价值6498元的NIO Phone抵用券一张、价值约3600元的换电券(36张)以及价值4560元的全域领航辅助(NOP+)一年使用权。
小鹏汽车也同日宣布,2024款小鹏G9购车立享智驾补贴,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万元,24.39万元起。
此外,传统车企也按捺不住抢市场,奇瑞汽车官微宣布,4月1日起,奇瑞百亿补贴置换季政策焕新,限时指定车型购置税全免,还有旧车至高抵3万元等优惠。
有意思的是,小米汽车对标的特斯拉选择了逆势涨价,宣布4月1日起Model Y全系涨5000元。不过,特斯拉官方微博还宣布,原价1.2万元的星空灰车漆,Model 3/Y可以免费选配。
有业内人士认为,本轮车企的促销和降价,更多的是为了从小米汽车手中夺回关注度。对汽车行业而言,小米汽车的确带来了新一轮冲击,但是否能够推动行业技术的变革,还有待观察。
统筹:赵柳影
编辑:刘地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