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发视频称其在长沙火车站遭遇男子偷拍,但她现场检查对方手机相册和微信,未发现偷拍内容。当事女子发文称,网上所发布的视频,是她删除自己照片之后拍摄的。并表示,她的视频被人恶意剪辑,造成网友片面理解,对于没有给对方脸部打码的行为表示道歉。(2月22日极目新闻)

女子查看男子手机相册(图源:极目新闻)

现如今,保护个人隐私确实是件大事。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在火车站、地铁站等人群拥挤的场所,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现可能侵犯自身权益的迹象时,也要勇于揭发和斗争。

然而,维权要讲尺度和方式——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此事件中,女子因怀疑男子偷拍,现场查看其手机相册和微信,涉嫌侵犯男子的隐私权;女子质问“为何要这样拍别的小姐姐”,并教训男子“最好老实一点”,可能侵害其人格尊严权、名誉权;未获证据,女子仍发视频曝光,也没有给男子脸部打码,或侵犯对方的肖像权。主观臆断、不依不饶,如此“私力救济”已然逾越了法律底线。

是非对错,自有法律公理;信口开河,终会害人害己。该女子的行为对男子造成了伤害,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声讨声不绝于耳,亦有网暴倾向。这不利于事件解决,也无益于网络空间生态和社会秩序。

目前,当地警方已关注此事,希望能尽快给出一个确切说法。只有在真相的基础上,才能严惩不法之徒,保护权利受侵害者,也不让无辜的人被诬陷。

近段时间,“偷拍乌龙”事件多次发生。例如,广州地铁一女子指责大叔偷拍,四川一小伙被指责鞋子装有摄像头等,都让人们对被冤枉者心生同情,并且质疑——街拍与偷拍的边界在哪里?擅自查看别人手机、无凭无据还随意曝光,只能忍气吞声吗?

一方面,法律上,公众场合可以拍摄他人;怀疑别人偷拍也可以要求查看电子设备。只不过,前者的关键条件是“在使用过程中取得对方授权”,后者的关键前提是“具有公信力的人在场见证”。如此清晰的边界,需要再次强调。

另一方面,多起疑邻窃斧的闹剧背后,免不了“键盘断案”的影子,危害网络生态、撕裂人际信任、挑唆群体对立,酿成网络暴力。而往往,并非每一次不负责任的道德审判都能以理性收场。网络曝光变伤人利刃,值得深刻反思。

维权有道、就事论事皆需有理有据、依法依规。本人得到教训、公众得到教育、真相得到尊重,或许这便是事件画上休止符的恰当节点,也是网络言行的风清气正的一个方向。(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
分享至

大道至简

维权有道、就事论事皆需有理有据、依法依规

2024-02-23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