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2日9时08分,2024年春节档(2月10日—2月17日)档期总票房突破28亿。在票房上涨的同时,多部影片在各社交平台频上热搜引发热议。和其他几部春节档电影相比,《第二十条》的宣发力度并不算大。尽管有张艺谋导演坐镇,还有雷佳音、马丽、赵丽颖、高叶等明星的加持,但本片并不是一部追求“合家欢”的传统贺岁喜剧,而是一部以人文关怀为底色的现实主义电影。
如何理解电影的片名?原来,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但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防卫才是“没超过必要限度”、什么样的情况符合“紧迫性”,一直存在争议,以至于在司法实践中,公民的正当防卫空间被压缩得有些“逼仄”。事实上,如果正当防卫门槛过高,不仅会制约公民见义勇为以及自我救助的积极性,也会危及公民面对不法侵害时的人身安全。
本片所聚焦的,正是这个受到全民关注的话题。不管是剧情主线——村民王永强因为家人遭到村霸长期凌辱后奋起反抗,最终造成血案,还是两条支线——主人公韩明的儿子出手帮助被欺负的同学、张贵生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却被判故意伤害罪,指向的都是如何让“正当防卫”实实在在地帮助老百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
如果说法律条文和案例介绍是理论性的,那么电影的影像则是鲜活、生动的。公众在网络空间的讨论虽然总是热烈,但是如何看待正当防卫的作用,终究还要把它放置到日常生活的语境来讨论。这也正是《第二十条》的意义所在——正因为观众在大银幕上目睹了王永强一家因为悲愤而流出的眼泪,见证了韩明遭受冤屈后的愤愤不平,看到了韩明在劝导张贵生认罪后的矛盾心情,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司法实践,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较之法律条款、司法理论,电影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对生活画面更全面的展示。在本片中,不管是因为生活、工作而焦头烂额的主人公韩明,坚持要为王永强伸冤而屡遭挫折的吕玲玲,还是表面冷漠固执实际内心柔软的田副检,都在用自己的不同方式追寻公平正义。
电影用生活化的方式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仅让他们在观众的眼里更接地气,也让大家了解到司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辛苦和不易。也因此,如何去体量司法机关基层工作者的难处,又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大、更宽容的空间,让他们去建造连结法律与百姓的桥梁,也是电影留给公众的思考题。
可以说,电影院里观众感受到的每一份“憋屈”,正是《第二十条》在这个春节档里的“存在感”。当韩明终于在听证会慷慨激昂地说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刑法里的56681字都是在诉说公平正义”时,观众的情绪也得到了释放。这并不是一些流量作品所追求的“爽感”,而是公众与社会价值、法律价值的共鸣。
诚然,电影中还存在着一些“偶然”,让不少观众感觉到影片在叙事逻辑性层面仍有瑕疵。比如,如果韩明儿子所在的学校没能查明校园霸凌的真相,他的前途到底会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又比如,如果不是郝秀萍以死明志,毅然决然地从楼上一跃而下,村民们是不是就永远躲在暗处,不敢出来作证?
而正是这些“不完美”,再次提醒公众,现实生活中的司法实践并不是在“真空”中,不可能完全符合理论预设的理想状况。不可否认,和正当防卫曾经引发争议一样,法治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无数像韩明、吕玲玲一样正直、善良的中国基层执法者仍在不断努力奋斗,司法机关也在打开窗户持续倾听民间的“新鲜声音”,相信中国的法治一定能跨过万水千山,朝着实现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继续前行。
从这个意义来说,《第二十条》正是民意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司法不忘正义的初心,民意也在推动法治的进步。
(原题为《张艺谋《第二十条》,用“憋屈感”刷出春节“存在感”》 作者 余晓 来源 红星评论)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