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李先生驾驶货车从四川成都运送一批蔬菜途经青海前往拉萨,经过京藏高速格尔木收费站时,工作人员以车上的线椒不在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目录内为由,称不能免通行费。李先生和收费站两名工作人员僵持了两个半小时,直到下一批工作人员来接班,经过交涉,收费站才放行。对此,青海省高速公路收费运营部回应称,两名工作人员对于线椒、辣椒等概念没有界定清楚,收费站负责人已联系李先生并致歉。(7月1日极目新闻)
线椒不算辣椒,明显违背常识,收费站工作人员以此为由不让走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实在是太过于魔幻。这究竟是刻意刁难还是对政策理解有误,恐怕只有收费站自己清楚。
虽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交涉,李先生最终换来了免费通行,可是在国家绿通政策打通惠民之路的同时,货运司机却因为莫名其妙的阻碍被卡在收费口,不免让人唏嘘。而更值得追问的是,当事司机这一次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利益,但以后是否还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否还会有“朝天椒不算辣椒”的魔幻设限?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
梳理相关新闻,绿通货车司机被莫名其妙卡在高速收费口的案例并不少见。2021年9月,温州萧江收费站以“鱼不新鲜”为由不让免费过收费站,司机气得当场吃了半条鱼。同年7月,昆明大营高速收费站要求货车司机证明“苹果蕉是香蕉”,交涉了三个多小时后,司机被收取1066元过路费。更有甚者,莴笋去叶都成了农产品不鲜活、绿通不免费的理由。
层出不穷的绿通乌龙收费事件何以出现,有人将之归咎于《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未能及时细化更新,正如同每一次争议收费的背后,都有工作人员言之凿凿表示是在按政策办事。的确,制定更为细致的标准,增加绿通农产品的覆盖范围不失为化解争议收费的可行之策。但需要指出的是,再细致的标准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将每一种情况考虑在内,如莴笋去几片叶子就不算鲜活农产品,更遑论政策执行最终还要落脚于人。
回到“线椒不算辣椒”一事,同样是依据《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前面两个收费站全都免费放行,到了格尔木收费站却行不通了。就此而言,基于常识和情理执行,而不是死扣目录、照本宣科,有意无意为绿通添堵。
对于时不时出现的绿通乌龙收费事件,各地高速管理部门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日常工作,看看是否存在对政策领悟不到位、在实际执行中打折扣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对于那些动歪心思,刻意刁难趁机乱收费的收费站和工作人员,市场监管部门也必须及时介入调查,追责问责,好好敲打敲打。
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是一条“惠民之路”,民生意义重大。绿通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惠及民众,这也决定了政策的执行要最大程度地把握惠民初衷,在严防部分人钻绿通空子的同时,尽量为货车司机多解忧,少添堵,从而让绿通道路真正畅通无忧。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攀
编辑:陈若松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